歷時一個多月,縱橫粵東西北,行程數千公里。今天,連續推出的南方日報“行走東西北·公路上的廣東”系列報道圓滿收官。該系列報道深入基層一線,以路為觀察視角,串起粵東西北振興戰略實施一年來的變化。報道刊出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反響。
  鮮活的新聞永遠在路上,生動的故事永遠在現場。南方日報多路報道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寫一路評,既為廣東區域發展新局面倍感欣喜,又為推動粵東西北振興積極鼓與呼。在系列報道收尾之際,南方日報推出調查報告,分別從內部發展趨勢、全省發展大局、全國開放格局和著眼長遠發展四個維度來展現和升華這一路的見聞和思考。南方日報記者黃應來吳哲袁丁唐柳雯肖文舸實習生張依琳
  “公路上的廣東”調查報告
  維度一從內部發展趨勢看粵東西北
  “三大抓手”呈現良性互動
  在粵東西北振興戰略中,交通建設、產業轉移與新型城鎮化同為“三大抓手”,且這三者之間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特別是省委、省政府從去年初開啟並強力推進的“交通大會戰”,正在逐步破除產業轉移與後發地區發展瓶頸,“三大抓手”呈現良性互動。
  對羅定雙東環保工業園而言,2012年雲羅高速通車是一個分水嶺。此前由於交通不便,工業園發展遲緩。資料顯示,2011年全年只有219個客商考察雙東工業園。而到了2012年,考察客商人數猛增到1280人。去年,工業園吸引計劃投資金額接近98億元,是2011年的三倍。“沒有高速公路,這樣的成績是不可想象的。”雙東環保工業園服務中心主任賴水生說。
  在高速公路帶動下,雙東工業園目前已吸引了天創電鍍、廣東貝鋁、宏佳鋁業、一力藥業等多個重點項目落戶。在其帶動下,羅定去年經濟增速在雲浮各縣(市區)中排名第二。
  南方日報報道組一路行走看到,因交通條件改善而改變區域發展格局的鮮活案例正在廣袤的粵東西北大地四處上演。
  “交通利好將給大埔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寶豐陶瓷董事長郭福瓊滿懷期待地說,“梅大高速目前開通至大麻,儘管只是縮短了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成本,但是其價值是無法衡量的,特別是大埔把交通公路佈局規劃與產業園區建設、城鎮擴容提質和文化旅游健康產業發展等進行有機結合、無縫對接,對於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陶瓷產業、新型城鎮化、旅游開發,方便山區群眾出行服務具有更廣泛的意義”。
  借助交通大建設、依托產業園規劃發展新城區,這是雲浮統籌“三大抓手”的寶貴經驗。
  目前雲浮城區面積不足20平方公里,產業佈局和公共設施配套只能在“螺絲殼裡做道場”。為突破瓶頸,雲浮從2008年開始全力開發雲浮產業園,併在此基礎上規劃新城區。2012年5月,雲浮市委、市政府正式宣佈,將在現有城區東北面的都楊鎮規劃建設西江新城,併進而啟動整個雲浮新區的規劃建設。2013年8月,總面積達到535.5平方公里的雲浮新區規劃獲得了省政府常務會議批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集聚,無疑對雲浮新區的交通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南廣鐵路雲浮站以南,名為“新城快線”的城市快速路正在加緊施工。雲浮市交通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城快線全長10.55公里,預計明年年中可以完工。屆時這條快線將以立交方式接駁G80高速公路,並通達市區。雲浮市民走這條路到新區只需要十分鐘,比繞行324國道再轉到河楊公路節省一半時間。此外,從新區出發延伸到東西兩翼的東部快線與西部快線也正在建設中。
  “三大抓手”的良性互動推動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快馬加鞭。今年上半年,粵東西北地區多數經濟指標增速高於珠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6%,比珠三角高5.6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9%,比珠三角高21.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1%,比珠三角高0.5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長3.9%,比珠三角高19.5個百分點。
  維度二
  從全省發展大局看粵東西北
  區域協作實現共同發展
  “發展緊迫感很強,但由於條件欠缺,部分地區主事者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是南方日報報道組得到的一個深切感觸。
  龍川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袁鋼華說,龍川縣是原中央蘇區縣,為欠發達地區,雖然目前有河梅高速公路經過,但僅輻射南部幾個鎮,中北部還有20多個鎮70多萬人無法受益,縣域公路佈局不平衡問題十分凸顯,使得龍川中北部老區經濟發展受到制約,急需補上龍川中北部交通網短板。龍川也規划了屬於自己的“三縱六橫”公路網絡,穿越龍川11個鄉鎮的贛龍紫高速公路也被列入了廣東省高速公路規劃網,但建設需要投入巨資,單靠當地縣財力肯定有困難,希望省、市能給予大力支持。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不僅拉近了粵東西北與珠三角的地理距離,也促進了資金、人員等要素在區域間的流動,進一步密切了兩者之間的合作關係。
  陽江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許勇則告訴南方日報記者,陽江港的改造,是陽江市“一港兩橋三路”交通構想的一部分。除了升級陽江港外,陽江還將興建海陵島大橋和陽江港大橋兩座跨海大橋,從而把陽江港東西兩岸和海陵島聯成一體,全面激活陽江西南部的發展。“三路”是指深茂鐵路陽江段、汕湛高速陽春段和羅陽高速陽春段,這三條通道的建設將進一步縮短陽江和珠三角以及大西南的時空距離。許勇說,這些交通設施或位於陽江港周邊,或通達陽江港,將促使陽江的臨港立體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
  今年4月15日,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陽江港港務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提出在信息交流、港口規劃佈局、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珠海港將充分發揮在散貨及集裝箱業務等方面的經驗,提高陽江港的疏運能力。雙方將合作新建陽江港5號散貨泊位,並於近期啟動6號或7號集裝箱泊位的改建,力爭儘快開通內貿集裝箱航線。
  除了海港合作外,陽江和珠海還在探索兩地“空港”合作的途徑。去年年底珠海與陽江結成對口幫扶關係後,珠海航空城集團負責人多次到陽江合山機場考察,探討開展通用航空合作。雙方將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合山機場發展航空貨運、駕駛員培訓和飛機生產、組裝、維修、銷售等業務。
  維度三
  從全國格局看粵東西北
  打通出省通道拓發展空間
  打開廣東地圖,粵東西北地區以環狀之勢,簇擁在珠三角核心地區周圍,與周邊省份接壤。
  進入21世紀以來,湖南、江西、福建、廣西等地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奮起直追,在一些交界地帶,外省區域的發展環境甚至已經優於廣東,形成倒逼之勢。
  專家指出,發展粵東西北,不單單是粵東西北自身的需要,更是珠三角拓寬發展空間、追求更高層次發展的需要。而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大大促進了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的協調發展,更有利於促進廣東與內地省份的緊密聯繫,構建廣東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
  過去一年間,不僅高速公路逐步向粵東西北邊緣地區延伸,廈深、茂湛、貴廣、南廣等鐵路幹線也在陸續通車或順利建設。快速路網縮短了時空距離,更讓過去的“省尾國角”一躍成為新的交通節點和樞紐。
  “大埔不是區位差,而是交通不發達。”梅州市大埔縣委辦調研室副主任張榮強說,交通建設作為全省振興粵東西北發展主要抓手之一,正在“改寫”大埔在廣東的地理空間版圖。梅大高速去年通車至大麻,圓了山區人民多年的高速夢,隨著梅大高速二期及東延線今年全面開通,以及未來梅潮、大漳支線等出海出省高速公路建成,大埔可實現1小時內直達出海口——潮州港,直接進入“海西經濟區兩小時經濟圈”,成為“融入海西區、對接汕潮揭’的橋頭堡。
  在陽江,陽春市春城街道崆峒村則因為羅陽高速公路的修建而改變了命運。去年6月,羅陽高速陽春段從這裡啟動施工,工程向南連接陽陽高速,向北則與羅定段相連。到明年年底建成通車後,羅陽高速在羅定境內可以連接上雲羅高速,向西延伸到廣西岑溪,在陽江境內便可直達陽江港,把陽江、羅定甚至廣西的山、海資源都串聯到了一起。
  同樣,橫貫南北的二廣高速通車後,將同時形成南北和東西向兩條出省主通道,連接周邊廣賀、永藍、清連、汕昆等四條高速公路,實現粵湘桂三省無障礙高速連通,成為連州、連山、連南、懷集等地和湖南西南、廣西東北地區通往珠三角西部最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並大幅節約行程時間。
  通過分佈於粵東西北土地上的交通設施,廣東與周邊省份特別是泛珠區域省份的經濟往來將更加緊密,珠三角與海峽西、北部灣、長株潭連成一片,在整個南中國深度融合的大潮中,廣東贏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維度四
  從著眼長遠發展看粵東西北
  將交通設施紅利最大化
  但在為粵東西北基礎設施建設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振奮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直面現實:主幹路網的完善,是區域發展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如何把握機遇,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紅利最大化,是粵東西北各市必須認真解答的課題。
  採訪中,記者發現,經過一年交通大會戰,粵東西北部分地區主幹路網基本四通八達,但在一些“毛細血管”、“神經末梢”的接壤處,進度依然差強人意。
  比如廈深高鐵的開通,大大方便了潮汕三市以至梅州部分群眾出行,自開通以來一直出現“一票難求”的局面,特別是潮汕站作為廈深高鐵的主要樞紐站,更是成為潮汕群眾出行首選。然而記者體驗發現,由於站區基礎設施仍在逐步完善中,道路銜接不盡人意,從揭陽前往潮汕站的站前北路連接潮汕公路段至今未能打通。而廈深高鐵汕頭聯絡線今年10月才能動工興建,汕頭市民欲乘高鐵仍需跑到潮州的潮安區和潮陽區,諸多不便。
  又如潮安區浮洋鎮到揭東縣炮台鎮的炮浮公路,是潮州通往揭陽潮汕機場的主要通道,百姓俗稱“機場路”。然而尷尬的是,機場通航已兩年多了,這條通往號稱廣東第三大“國際”機場的“機場路”,直到最近才勉強建了一邊——窄窄的雙向二車道。另一邊仍是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土坑相連。其中最破爛不堪的一段,路面成了泥坑水塘,市民戲稱“下雨就可以開船了。”
  此外,粵東西北部分地區雖然實現了道路通達,但在設施配套、投資環境、政府服務、體制機制改革等軟環境方面與珠三角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如何吸引和培養發展所需要的創新人才,是粵東西北地區亟需解決的瓶頸。
  陽江市市長丘志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陽江要主動融入珠三角,實現交通的對接、產業的互補,同時觀念也要跟上。“投資者為什麼都願意在珠三角?珠三角除了地理環境、交通區位優勢,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年在發展過程中珠三角利用自己的優勢加快了發展,同時他們的觀念更新了,他們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所以儘管那裡的成本高,但是投資者不願意走。我們必須看到這種差距,讓投資者到了陽江來投資也感覺到跟珠三角一樣。”
  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指出,以人為本的產城融合很重要。陳鴻宇表示,園區的發展需要開發配套設施,它們是園區發展的有力支撐。同時,園區建設還需通過拉動本地產業升級來實現擴能增效,從而起到核心帶動功能。此外,隨著交通網絡初步打通,既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粵東西北各市要摒棄成見,加強區域合作,抱團共同發展,才能實現粵東西北的振興發展。
  “公路上的廣東”南方日報報道  (原標題:粵東西北交通設施紅利最大化將延展廣東發展“大格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shcy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